|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动态 | 资料下载 | 建议留言 | 文化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中国 >> 文章中心 >> 传播研究 >> 视觉传播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福柯的眼睛——死亡的显(隐)形与现代性          【字体:
福柯的眼睛——死亡的显(隐)形与现代性
作者:约翰·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13
    在现代性的极致状态下,神和人都因为了彼此而被迫死去。或如福柯讲述的那样,我们如今有关自身的视像源自人体解剖的限定性,它建立在一种临床医学的视线之中,这种视线将人体的黑暗内部敞开在人类快乐与痛苦实践的光亮之下。抹除了无限的时间—空间的神圣景观之后,人类便已开始首次栖居在地面上和肉体中,并尝试一部同样首次以人的尺度铭写的善与恶的历史。这样,“人类”便为了自身所接受之物——这道我们身处其中必须为自己看、思和说的褶痕(le pli)——而将相对先验的标准搁置一旁。

  对福柯的谱系学和考古学研究已有众多的评论,而我打算探讨福柯有关现代性和死亡的视觉规则的诗学,在那将要把自己抹去的历史的某一时刻,这一视觉规则构成了现代人。我认为在时下后现代性的庆典中,现代性的这下一时刻不能被充分地理解,因而我将带着对福柯著作所给予的激情与诗意的特别关注开始我的探讨。

  我认为福柯文本最值得注意之处是一种写作的效果、一份非凡的诗意,结合在生与死、理性与疯狂、秩序与越轨的谱系中。在人的有限性的新机制和他们的理性话语之中,还存有抒情的、梦一般迸发的能力,以及揭示明亮黑暗的奇妙顿悟,如同对人的存在的昏暗领悟。在福柯的思想中理性是被校正过的,它的追求是有限的且被物质化了的。“有限人”的生命始于死亡的立场。这便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文学的起点。这导致了哲学与文学的混淆,因为丧失了总体知识的哲学家势必变为一名作家。反本原性知识的随笔作家蒙田便是这类原型,他本人就是这种以死亡而非永生来开辟如同新世界一般的新有限性的范本。死亡的权威掘出了一道裂缝,我们由此说话和写作。语言在既前行又尾随于它的死亡面前,返回到自身并延长那个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全部事件的故事,直至我们不能再说话和写作。在福柯那里,词语是被留在表层的;它们避免沉潜到任何深度,或朝任何先验的角度上升;它们在主体的死亡所留下的影子之间轻快地飞掠而过。随着这种一致的消失,其他全部事物必然滑动起来。那么,从什么地方,任何东西能被说出或看见?这问题自己被拒绝。那里有话语。它们坚持了一段时间,它们破碎了又被重组。它们的权威来自它们的享有误用语词特权的风格。福柯文本中的独特语流使评论者困惑,他们在文中看到的仅是缺点而非巴塔耶式耗费的品性。失语症出现了,成为违反逻辑中心论的后果。然而,福柯的话语由它自己的风格——一种在存在和语言的中心地带揭露缺席的方式——标志了出来;这其中还伴随着种种巧计,凭借它们我们用拟人论的虚构隐藏起了这道裂缝。风格与压抑和语法,即带着真理意志面具的欲望和权力,共同存在。后者起到了这样的一种功能,在有关所指与能指的自由嬉戏的每项规则中排除专制性。

文章录入:douyanan    责任编辑:douyan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 “回到身体”:当代思想中的…

  • 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答柯…

  •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

  • 后现代与知识分子

  • 中国古代美学与它的现代性

  • 传播与现代性的构成

  • 主体·理性:试比较福柯与哈…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