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动态 | 资料下载 | 建议留言 | 文化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中国 >> 文章中心 >> 文化前沿 >> 文化现象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身体的性别化建构及其实践-以写真集阅听人为例        【字体:
身体的性别化建构及其实践-以写真集阅听人为例
作者:罗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3-27

  
  本研究乃藉由写真集阅听人的阅读经验,挖掘出身体在阅读过程中所遂行的性别化建构及其实践。
  
  基于女性主义方法论,本研究同时以「两性」阅听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现象社会学立场,本研究认为行动者乃不断与媒体文本进行互动,从事相互建构、生产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从影像再现论与身体社会学两种路径,本研究发现,写真集独特的叙事结构,使得男性读者的身体,于阅读写真女体影像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藉由生理的反应来强化已身的雄性气质,从而证成已身是为男体,但另一方面,却因为过度耽溺在影像化的写真女体当中,而成为与已身疏离、仅剩阳具与眼睛独大、欲望对象被规训的空洞身体。女性读者则被庞大的美体洪流所吞噬,一方面将写真女体影像视为修炼已身线条的模板,另一方面,反倒因为从自己的身体经验出发,以批判性的角度来阅读写真女体影像,从而成为抵抗与反省美体洪流的力量。
  
  一、 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早在八十年代,台湾女星张盈真、吴巧玲、程秀瑛等,即出版了个人写真集,张盈真于当时大露两点,唯当时社会风气保守、新闻局查验尺度甚严,写真集的流通并不广;男星陈凯伦更因为小露屁股,被取名为「小公鸡」,而遭到新闻局封杀。
  
  随着社会风气演变,一九九四年,宫泽理惠祼体写真集一举热卖之后,一九九六年,号称宫泽理惠台湾版的徐若瑄写真集上市,花花公子与阁楼杂志亦于同年登「台」,之后,田丽、温翠屏(温雪梨)、杨林、陈明真、天心、钟真、林熙蕾、郁芳、赵英华等,写真明星成为一种类属,写真集更成为一种打开市场知名度的产品。
  
  男明星,亦不遑多让。黄仲昆率先于一九九五年推出个人写真集,一九九六年,任达华与香港三级片男演员徐锦江相继推出个人写真,一九九六年之后,有童伟、韩国二人肌肉男团体-酷龙...等,摄影师杜达雄更以男体展演为专业,陆续推出徐君豪等多位男性写真集。
  
  「难道性别差异只藉由『女性的媒体』所建构?媒体内容难道就没有建构男性刻板印象?男性观众又是如何藉由媒体来建构其性别认同?」针对过多主要以媒体上的女性形象或是女性阅听人所做的研究,van Zoonen (1994: 125)曾经作过这样的批评。而如何避免将研究对象客体化,并期能藉由研究赋予其增权(empower)的可能,向来是社会学界与女性主义理论所思考与努力的方向。针对双性的写真文本,本研究亦同时并重两性读者的阅读过程。
  
  在网络世界里,其流通快速的特质,更使写真图片传布广泛,写真集早就无孔不入地渗透了吾人的生活世界。
  
  而产制媒体文本的诸多因素与种种环境,均着床在社会里,大众媒体作为一种象征系统,其同时参与了主观与客观真实的建构与辩证过程,戴育贤指出,社会行动者透过媒体对社会真实的定义,能在客观上提高社会真实的正当性,并在主观上建构行动者对社会真实的认知1(1994)。
  
  从身体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个人的身体以及身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性别气质,皆透过重重的社会化过程所形塑与强化,此不仅是一种从身体上之生理性别(sex)到社会性别(gender)的演化过程,在个人的身体上,也同时再制了社会上原有的性别阶层或性别类属关系(Connell 1995,Shilling 1993)。
  
  在写真集里,半祼或全祼的身体,尤其展现了多元的风貌,经由一套制作严谨的产制过程所生产出来的身体文本,即与整体社会脉络不可分割,不论是作为塑身美容的模板,或是情色意淫的媒介,不同性别的身体,在阅读写真集的过程当中,都与写真集中的身体进行着互动,从事建构以及实践性别分殊的身体样貌。
  
  透过深度访谈,本研究即在发挖这样的过程。
  
  二、 男性读者:独大的眼睛、空洞的身体
  
  1. 「对着写真女郎勃起,可见,我真是个男人」
  
  我先声明今天看这一种书,不是什幺崇高的艺术欣赏,我只想讲说,这是一个需求,生理上的一个需求。(007)
  
  对性的幻想吧!...刚开始会觉得很新奇,很好奇,常去接触,会主动找来看,甚至会花钱去买,...都是以色情的角度去看,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一个成年人全身没有穿衣服的时候是什幺样子,当自己是小孩子、国中的时候,你就很想要去知道,那每看的时候就很有反应,...算是有了一些性的想法吧!(002)
  
  藉助写真集自慰,无疑是所有男性读者的共同阅读经验与成长记忆。男性看写真集,通常都是以「好奇」、「没看过女生裸体的样子」为起点,随着写真集中裸女样态所引发的性兴奋,而以手淫方式来自我解决为终。渐渐地,也就和写真集文本达成一种默契,写真集一方面成为挑逗男性读者欲望的专属文类,而同时,男性读者在自己有生理需求时,也会主动「找」写真集来「读」。写真集中平面的女体影像,遂成为男性的欲望客体。
  
  写真文本提供的,乃以身材、面貌皎好的半裸女体图像为主,间或夹杂描述主角情绪或故事情节的文案,与色情影片所带来的临场快感相较,写真集所带来的,毋宁是引唤「性触发」(sexual arousal)的刺激物。
  
  写真女体极尽挑逗的眼神,及其半遮半掩、强调「全裸入镜三点不露」的体态,即为一种引唤其意欲满足(wished-for satisfaction)之欲望的能指(signifier)(Cowie 1993:136-138)。
  
  换言之,愈想看的愈看不到,从追逐那些明明不可见却意欲可见的女性性征过程来幻想,最为刺激、最有乐趣:
  
  若隐若现那种感觉,...有的时候会有写一些文字的,说今天这女生遇到什幺状况,比较倾向是故事情节,那女生有画面出来,会让我有想象空间,...我最喜欢的那种是,我觉得有点偷窥的感觉啦,就是那种她不是看着镜头,她是看着别的地方,就是我们在看她的时候,她不知道你在看着她。...然后不需要看到她露几点,最好是那种背面、侧面的,就是你会自己去想说她转过来是怎样...。(002)
  
  写真集,一方面借重影像文本「完全且忠实」的明示义(denotation)特质,另一方面却又隐诲其重要部位,在将见未见、模糊暧昧之间,引唤着男性读者的观视乐趣与生理反应;同时,也藉由少许引领阅读情绪的文案,来营造读者进入文本的情境空间,并与前者结合,而使写真集的阅读成为某种能够自在意淫的幻境。
  
  在这个专门且忠贞地,全然为阳具之勃起与视觉快感服务而设计的幻境中,男性(male)得以成为具男子气概的男人(man):
  
  我觉得写真集这样展现出来,女生的就是要吸引你为乐的那种感觉,像男生的写真集都展现他的肌肉...,然后相较于女性的写真集,女性的比较弱的,她要干嘛,她要吸引强壮的人去征服她。(009)
  
  正因如此,稍微跨越性别气质的写真女体,是不为男性读者所接受的:
  
  女生很帅那种,我看不下去。我觉得男生就是阳刚美,女性就是那种比较柔和的感觉,女生如果练得像健美女生那种,我也看不下去。(002)
  
  男性是刚强且主动的,相对于女性是柔弱且被动,二元分化式的性别角色也充分反应在男性读者与写真女体的阅读关系里。
  
  2. 「对女人的身材,会很讲究,看久了,甚至会觉得另一半的身材太差,而影响到性生活」
  
  男性读者竟透过这样的一种人工写真肉身,培养自己观看女性身体的透视能力与比例概念:
  
  想看她们身形的比例,因为有些女孩子她们穿著衣服的时候,跟没有穿衣服的那种感觉,然后经由不同的拍照角度的关系,她的身材一直都有变化,我想知道她,最接近原来真实的比例,到底是在哪里,其实可以从写真集中看得出来,...把那些点全部重迭重迭综合在一起,...我看这个是在训练我对人体比例的感觉,可以直接去从她的穿衣服的看,就可以看到这个人的身材,可以从写真集来看。(006)
  
  看多了,变成专业,男性的眼睛成了最好的量尺,不需宽衣解带即能一眼看尽女性的胴体及其身材比例,因此,「我对女孩子的身材的一个标准的判定level就会愈提愈高」。
  
  眼睛愈看愈挑,就连勃起的程度,也会受到影响。
  
  因为看很久已经都麻痹了,可能你是第一次看,或者是前几次看还会小鹿乱撞,可是你看多了就没有感觉了,可能要看到比较淫秽的那一种才会有反应,大概是一种弹性疲乏吧!(笑)(009)
  
  经由大同小异的写真幻境所诱发的性生理反应,在长时间或多次数的频繁刺激之下,终有疲乏的时候。「看久了」、「看多了」...,乃至于已经无法再达到诱发任何性生理反应的效果。
  
  就连实际的性生活,都有被影响之虞。
  
  我觉得这种东西看久了会麻痹,我一些同学在聊,其实看久了就没感觉了,...那就会觉得说不能常看啊,看久了会对你的性生活会有影响,因为你会觉得你另一半身材太差而有影响。(002)
  
  「标准」的写真女体,不只建构了男性对女性身体的认知与想象,更侵蚀了男性们原生的性生理反应。
  
  3. 「排名第一是理财,排名第二是功课,为了美去练肌肉,不值得啦!」
  
  男生绝对是不会看,因为男生的身体自己都很清楚,不用再看了,从小到大都很清楚。(007)
  
  男性写真集作为一种表现男性肢体的媒介文本,却并不属于男性读者们惯常阅读的文类,研究者认为,此即反映出男性读者由阅读女性写真集的过程中,仅以「性」作为欣赏身体的角度。十有八九的男性读者,在面对「男性写真集」话题的反应都是「我又不是同性恋,干嘛看男写真」:
  
  看男生的,蛮怪的,...或许是我比较大男人主义吧!我觉得,那些人好象都有点同性恋吧!...或许女生觉得很好,可是我觉得我不会想去看男生的。(002)
  
  男性们存着两种预设来猜想男性与写真集之间的关系,一种是看男性身体的男性读者本身,一定有某种特定的性倾向,第二种是去拍写真集的男性本身,大概也不脱同性恋倾向的气质。这两种预设背后的逻辑是,「写真集,必与性有关」。
  
  关于身体的展演呢?
  
  因为我本身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所以我看男生我会妒忌,会让我觉得(停顿)我不知道,我就不想看...。(010)
  
  沙特(1956)曾以身体作为一种物质肉身(corporeality)的物理事实(physical facts),分出三种个人身体之「存有论向度」(ontological dimension),以之讨论个人于经验世界中的存在2。
  
  肉身缺席的存在,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会比较、会妒忌,以及「没有自信」。
  
  Shilling曾注意到古典社会学家们在认识论上的思考未关注到身体在工业社会中的变化3,是因其身为男性所致,在知识以及知识的落实(knowledge and embodiment)之间没有良好的整合,是性别带来的盲点(1993:26-27)。Grosz(1995:187-210)也指出,身体、女性、非理性...先验地与心智、男性和理性...等二元划分,是知识性别化(sexualization of knowledge)的结果。
  
  没有这样想过(会羡慕写真男星的身材),没有这样想过,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念到研究生了,自己知道要追求什幺,...我讲比较坦白,我可能比较在意的是说...,我的第一排名是我的理财,...第二部份是我的功课,跟人际关系,那个你弄那幺漂亮有什幺用...。(007)
  
  男性在自我认知上,是去身体的,那不仅是知识性别化的结果,更是由于身体性别化所导致的认知差异。
  
  换言之,男性的自我认知,并不直接从身体而来,除了先验地拒斥之外,与身体相连的自我认知,皆需与男子气概(masculinity)有所关连。
  
  (看到好看的男体肌肉或线条)偶尔会有想要练一练的念头,可是...我第一个想法,那是天生的啦,第二个想法是,肌肉那幺大不代表他比我有力啊!(009)
  
  读者009从男子气概(masculinity)的层次-「有力比较重要」,来质疑写真男体的肌肉线条,因为,好看是一种「美」,没有用,男性身体所需要的,是「有力」所表彰的男子气概。
  
  而这样的男子气概,是一种气质,「想练就有了」,但是,「绝不能乱练」:
  
  ...muscle以后想练就有了,当然他一定比我多,他当然下的功夫比我大,他应该得到的...因为可能我以前是体育班的选手,然后老师就一直跟你讲说,你们肌肉不要乱练啊,就是有要用到的时候才练啊,不然会有不好的后遗症啊...,可能会运动伤害啊,受伤啊,那如果你没有特殊的需要,单纯为了美去练肌肉是不太值得啦...或是你要非常很稳定地去维持它,如果不维持你就会得到反效果,跟你预期的不是一样...。(005)
  
  和女性不同,男性得以坐拥较多的社会资源-如社会论述与医学知识等,有足够的社会支持,不但可以决定自己的身材,也阻绝了自身的身体形貌成为被规训之观视客体的可能。
  
  三、 女性读者:从压迫中反思抵抗
  
  1. 「身材这幺好,真是为我们女性争光啊!」
  
  像天心那本,我会有一个感动的情绪就是说,真是谢谢,感谢妳,让我们女孩子平常没机会穿到那幺好、漂亮的衣服,在那幺漂亮的房子,我觉得妳真是为我们女性争气呀,...觉得说女人就是要这样子,这才是女人呀(掷地有声地加强语气),...我觉得那就是在看模板啊,那个就是你觉得美的东西,就会吸引妳去看。(012)
  
  然而,这样的「模板」身材,乃透过种种塑身课程,以及灯光、镜头等摄影效果的运用,所精雕细琢打造。影星徐华凤即认为写真集拍摄过程中,难度最高的是「打光!每次等灯光打好光都要好久的时间,常等到不知不觉睡着了」4。
  
  个人身体在写真集中,已从活生生的血肉转为光亮亮的平面蜡像,并经过一寸寸地修整,用Baudrillard的描绘方式来形容,就是:「身体已死,那只不过就是皮肤」而已(1993:105)。拿写真女体的胸部来说,除了性感、好看等表面意义之外,写真女体的胸部不再具有其它任何意义,不再是某种母性、哺乳的表征(假的怎幺可能哺乳),其仅为视觉效果的性感与好看而存在着,除此之外,其什幺也不是、什幺也没有,既不代表个人,亦非为肉体,只是「某个事物在平面相纸上『死得扁扁』(flat death)的残存痕迹」(郭力昕 1998:86-87)。
  
  作为女性身体线条、形状与尺寸的模范,女体写真集同时更是女性读者藉之修整自己身材的临摹对象:
  
  .因为我脚不好看,所以我就会很想看别人的脚到底长什幺样子,然后就是脚的这边(用手指小腿腹),就是有些人会有肉嘛,有些人不会,就是我会看她们就是什幺形状这样子,然后我去健身房的时间就可以练。(001)
  
  科学知识与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个人身体得以经过精细地计算、修整成理想尺寸,成为分开来标准又好看的各个部位,组合起来也标准又好看之整体,进而成为「单一的尺寸适用于所有的身体,而所有的身体就是同一个身体」(Frank 1991:61-62)。
  
  透过种种的前置身体塑形作业,写真女体的形状和线条,实践了吾人对于完美女体的想象,女性读者却根据这样的想象,作为塑身的努力方向,而女性读者会以写真女体为本,恐怕是整个社会空洞又单一的审美观作祟。
  
  2. 「大家都在观看、要求、和提醒我,要我注意自己的身材」
  
  女性读者的被看位置及其所受的标准身材规训,不仅由写真女体所彰显,并处处展现在生活当中:
  
  我觉得不只写真集耶,其实象今天去逛街买衣服,其实固定的衣服也会强迫你说,你的身材不合这件衣服,...其实你在百货公司看到的那些model,他们都是那样写真集的身材,然后我们想要买的衣服都是穿在那些假人的身上...美容中心、写真集啊、衣服啊,都是一起的...,要不然美容中心干嘛要说,你做了那些调整,你就能够穿上你心爱的那些衣服,...你看那些拍写真集的人都是那些塑身中心的代言人,我觉得这几年那种趋势愈来愈明显了,好象大家都在要求,那种讯息啊,商业广告都在要求这样的身体,这样的身体才会被喜欢,那如果你还没达到,请你赶快加入我们的行列。(003)
  
  不仅在公领域,在私领域也处处是这样的声浪。
  
  有时候我会拿着写真集跟我妈讨论...,然后我妈就是看到就会说那妳可以减减肥啊减成这样...,尤其是我弟...他会看到我的脚啊,会说哦天哪,妳的脚怎幺那幺粗啊!那幺大的啊!怎幺样怎幺样,然后他还会跟我说,妳如果在哪一天前瘦到几公斤,我钱就砸下去啊,就给妳五万块这样...。(001)
  
  高木兰(1997)在研究减重女性时曾指出,社会对于个人身体的控制已形成一种内化的训育式身体观,权力乃以日常化的方式渗透,在私领域与公领域等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面向,女性的身体皆受着一以贯之的层层监控(101-104)。
  
  从社会环境到家庭,所有的公、私领域重重包围之下,写真集,不过是其中一环而已。
  
  3. 「那是真的身体吗?」
  
  然而,基于过多的观照,女性与自己身体的关系却是紧密的,也因而得以拥有反思与抗拒的空间。
  
  基于「同性别」的缘故,女性读者「观看者」与「被看者」的身份同时并存、时时互换,藉以审视着所有女性的身体。John
  Berger早在1972年指出,女性同时成为观看者与被看者的这种关系,不仅决定了大部份的男女关系,也决定了女性与自己的关系,女性不但成为「自己所观看的影像」,亦「将自己转换为一种客体、一种视觉景像的客体:一种景物」(46-47)。
  
  但是,女性对于自己同时并存着的观看与被看两种角色,并不如Berger所言的如此决定性与被动,在看与被看之间,女性读者也进行着反思与抗拒:
  
  因为那也是女生嘛!我也觉得我是女生。对,我会觉得好象是我自己被看的那种感觉...当他(我男朋友)怎幺样看写真集,他就是怎幺看我...所以,我会觉得不太舒服。(004)
  
  女性读者所反思与抗拒的,一则是女性身体被看与看的这回事,二则是关于呈现在写真集中的标准女体:
  
  会好奇在衣服下的身体会是怎幺样...主要是想看看有什幺不一样,可是看完之后又觉得反正一定是胸部很大,腰很细,一定会是这样。(003)
  
  赤裸的写真女体,比起其它同样带来美貌/体压力的相关社会脉络,更直接地在女性身体的认知方面造成冲击。但是,女性读者从自己的身体经验出发,往往可以轻易地发现写真女体的人工雕琢痕迹。
  
  我就很怀疑...,我会看那女生有些,比如说,妳穿内衣就会有那勒痕,你就看为什幺她们的内裤跟内衣都没有那勒痕...。(012)
  
  写真女体身上的各种细微末节差异,都让女性读者开始反思,到底什幺才是「真正的」身体?
  
  那个喻可欣她就是无时无刻都会有沟出现,然后我就在考虑说那个有沟的状况是...到底怎样的胸部是对的,譬如说她那个沟到底是不是真的,平常它就会有沟出现(笑)还是你要去挤压它才会出现(笑)...就变成说你好象是重新要去确定你怎幺认定的身体,你是不是真的很了解...。(013)
  
  反思之后,女性读者进而在自己的身体与写真女体的种种落差之间,产生某种协商(negotiate)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动态的,在受访的诸位女性读者之间,也有着协商方式与结果的种种差异。
  
  有的,从细微末节的差异里,习得女性的美是多重的:
  
  在写真集里面,你会看到很多各种不同类型的女孩子,就会觉得有各种不同的魅力。哦~原来这样也可以很美,那样子也可以很美,我觉得有些地方会让我觉得说可以去修饰自己的,譬如说,ㄟˊ其实这样的姿势也可以很好看,我以前怎幺不知道(004)
  
  有的,跳脱「写真女体拥有标准身材」的迷思,自己另寻一套美体观:
  
  呈现在写真集里的那个样子,其实是经过很多人工的方式,我反而觉得说证实自己的身体,其实就是最自然的最好这样子。我不会去羡慕写真集里的那些身材,我觉得那只是用各样的方式把它烘托出来,我觉得人可以透过各种方式让自己身体更好看啊。譬如说,我也会游泳啦!对啊!我也会多喝水啦!...我反而对自己比较有信心(笑),我以前会觉得好象拍写真集的身材就多幺那个,对啊!或者是什幺地方要怎幺样,可是我后来发现其实不需要这个样子。(008)
  
  或者,直接从生活中接触其它身体的经验反思,不但扬弃了以写真女体为标准身材模板的迷思,更进而重建关于「美」体的概念:
  
  那时候我去洗温泉,...震撼的是所有的人都裸体,然后你就是一次哇所有人都看到了(笑),然后你开始会很厌恶,因为那些人都不标准,可是她们竟然能那幺自信地把他们的身体展露出来,一直到后来,我觉得其实那个才是真正的身体,...为什幺我们要去推广那些好象不存在的女体,可能不是每个女体都那幺漂亮,可能不是都那幺美啊,那都有缺陷,可是就是少数的人可以站在那边,那我们反而遗露了那种很自然,但是不见得是不好看,或是不见得就是像那些完美的写真那样的身体...。(013)
  
  女性读者在面对整体社会庞大的身体规训压力时,其因应的态度与男性读者相较,显得相当多元且异质。基于她们的身体经验,她们有反思的空间,有协商思考的过程,而这些,都是扺抗美体洪流的契机,此一抗压的异质过程,更是其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展现场域。
  
  四、结论
  
  什幺是「男性」的身体?什幺又是「女性」的身体?
  
  透过写真集的阅读过程,男性的生理反应被激起,在写真女郎柔弱、纤细,却极尽煽情的挑逗之下,男性读者从而成为一个勇猛且刚强的男人。
  
  他们对于女性身体的认识,极其讲究、极其细致,又极其「精准」,写真集的阅读,已经练就了他们读取各式身材比例的好眼力。
  
  从勃起的阳具里,从判读女性身材的眼力里,男性,成为男人。其主体,建立在钱财、前途、与事业发展上,与自己身体其它部份的关连,是微乎其微。
  
  而经由标准程序所生产的写真女体影像,宛如一个无尽的黑洞,吸纳了男性多元审美的可能,其千遍一律的惹火姿势所造就的「弹性疲乏」,更汲取了男性们原生的性反应。
  
  反观女性。
  
  由于生活世界中满是对其身材的观照,从公领域到私领域,从强硬挫折到柔性鼓励,再再迫使她们朝向如写真女体一般的「标准」身材迈进。
  
  也同时,迫使她们紧紧地与自己的身体相互扣连。而从自己切身的身体经验出发,女性读者很轻易地,就能破除美貌神话。
  
  她们或者从写真集里学习欣赏不同的美,她们或者扬弃写真集里的美,而自寻属于自己的美,她们或者自行建构没有标准的多元审美观,而这些,都是整个社会抵抗与反省美体洪流的珍贵力量。
  
  参考资料:
  林芳玫
  1996,《女性与媒体再现》,台北:巨流
  1999,《色情研究-从言论自由到符号拟象》,台北:女书文化
  高木兰
  1997,<减重女性的身体形象构成与实践>,高医行为科学所社会组硕士论文
  孙秀蕙
  1996,<解读美容塑身广告-以阅听人分析为主的个案探讨>,《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3:219-253
  郭力昕
  1998,《书写摄影-相片的文本与文化》,台北:元尊文化
  1993,<台湾色情海报的解读分析>,《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4:77-99
  黄宏昭
  1997,《符号、拟仿、内爆-布西亚媒介社会论述探讨》,文化新闻所硕士论文
  戴育贤
  1994,<大众媒体与真实建构-一次现象社会学的探讨>,《新闻学研究》,48:169-192。
  顾玉珍
  1995,<性别知识的生产-以国内传播学院的性别论述之生产为例>,《新闻学研究》,51:1-30。
  Barthes, Rolands
  1986[1961], A Barthes Reader, ed. By Susan Sontag, NY: Hill and
  Wang.
  Baudrillard, Jean
  1988, Selected Writings, CA: University of Stanford Press.
  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London: Verso.
  Bordo Susan
  1992,"Reading the Slander Body" in Unbearable Weight: Feminism,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Bod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78, <Sport and social class>,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17:6,
  p.819-841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 by John G. Richardson, p.241-255
  Chaplin Elizabeth
  1994, Sociology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onnell, R. W
  1995, Masculinity, UK: Polity Press
  Davis Kathy
  1997,《重塑女体-美容手术的两难》,张君玫译,台北:巨流
  Drukman Steven
  1995, "The Gay Gaze, or Why I Want My MTV", in A Queer Romance:
  Lesbians Gay Man and Popular Culture. Edit by Paul Burston and Colin
  Richards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alk Pasi
  1994, "Pornography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Presence", The
  Consuming Bod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86-217
  Featherstone, Mike
  1982, " The Body in Consumer Culture" in Mike Featherstone, Mike
  Hepworth and Bryan S. Turner (eds.), The Body: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e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70-196
  Frank A. W.
  1991, "For A Sociology of the Body: An Analytical Review" in Mike
  Featherstone, Mike Hepworth and Bryan S. Turner (eds.), The Body: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e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37-10
  Hall, Stuart
  1993, "Encoding/decoding" in Simon During (eds.), The Culture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90-103
  Kalof, Linda
  1993, "Dilemmas of femininity: Gender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exual Imagery",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0-4:639-651
  Nead Lynda
  [1992]1995, 女性裸体,侯宜人译,台北:远流
  Neiva, Eduardo
  1992, "On Photography, 'semiologie' and 'sociologie'", Semiotica,
  91-1/2:371-381.
  Shilling, Chris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usan, Sontag
  1997[1977], 论摄影,黄翰荻译,台北:唐山
  Turner, Bryan S.
  1996, The Body and Society: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 , 2nd
  ed.,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Walters Suzanna Danuta
  1995, Material Girls: Making Sense of Feminist Cultural Theor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van Zoonan, Liesbet
  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注释:

  1.戴育贤在讨论媒体与其它社会机制同样作为真实定义的一环时,限定在「主流电视」上来谈,并认为「主流电视」大多为单向地提出定义,和其它的社会机制相较,缺乏与其成员的互动,除非仰仗日后的「互动电视」(ibid:178、189)。但笔者认为,这个看法显然与戴育贤自己在本文中所串连的主观真实、客观真实与真实定义有所出入,「主流电视」虽多为单向传播,但制作「主流电视」的成员与环境,均共存于社会里,因此,即使「主流电视」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但其在定义社会真实时,仍具有互动性质。以此而言,其它的媒体形式亦然,因此笔者在文中以媒体总称之。
  
  2.其一为「为己的身体」(body-for-itself)-身体是一种具有器官、感觉的自觉存在;其二为「为他的身体」(body-for-others)-身体乃需经由他人的认知、与他人互动的当下方能具体;其三为「身体中的存有」(being-in-body)-我的身体经由他人认知而为客体之后,才突显出存在于身体之内的我自己(Sartre
  1956:258-351)。
  3.如工业化前后婴儿猝死率与母亲存活率上的变化(ibid:27)。
  4.潘玮翎、李德珍,「我很美,所以我脱脱脱...,王静莹 天心 叶全真 徐若瑄 陈明真 杨林 田丽 从婉拒到『全多露』 星性百味离陈」,民生报,1998年12月6日15版。
  

文章录入:okuc    责任编辑:okuc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 传播者的形象和传播效力

  • 国家形象刍议

  • 我国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

  • “回到身体”:当代思想中的…

  • 大众文化的两副面孔

  • 从都市报的形象经营看党报的…

  • 英雄形象传播的新趋势——以…

  • 中国广告中性别权力关系的变…

  • 身体的叙事

  • 仪式·性别·狂欢——电视男…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