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动态 | 资料下载 | 建议留言 | 文化论坛 | 学人博客 |  |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中国 >> 文章中心 >> 哲学研究 >> 哲 学 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导论》          【字体:
《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导论》
作者:海德格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10

第一节、说明和主题的主要部分

    本书[1]的任务是研究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在经过一番考察后,进而希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问题。现象学必须从什么是它选定的主题和如何考察自己的对象中发展自己的概念。我们的研究致力于研究根本性的内容和基本问题的内在有条理的联系。目标是希冀对这些问题有一基本的阐释。

    消极点说,这就意味着从被称为现象学的这一现代哲学运动的现状中获得历史性的知识,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处理的不是现象学而是现象学自身所处理的东西。同样,我们也不希望仅仅是对它作注释以便能宣称现象学处理的是这个或那个主题;本书所处理的是这个主题自身,并且建议你们自己也去处理它,或告诉你们如何按本书所进行的那样学着自己去做。这一点不是要企图获得哲学知识而是试图自己能够或学会从哲理的角度去解释。针对基本问题的导论能够引领着达到目的。

    那么,这些基本问题自身是什么呢?我们能确信我们所讨论的内容列出了基本问题的清单吗?我们必须怎样抵达这些基本问题?不是直接地而是采取迂回的方式去讨论确定的个别问题。我们必须从这些问题里筛出基本问题,并制定他们的有条理的内部联系。此种关于基本问题的理解,要求我们必须对——在多大的程度上‘哲学作为科学’为这些基本问题所必然要求——具有洞察力。

   本书相应地分为三个部分。我们可以在开始时简要地列出如下:

    1、向基本问题指引的具体的现象学研究

    2、在有条理的秩序和基础之中的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3、对待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现象学的观念

    我们的此种探究道路将使我们从特定的个别问题到达基本问题。进而问题也就出现了,即我们怎样去获得我们研究的起点?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和限制这些个别问题?是把这些留给偶然和反复无常的被动选择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已经随机简单地收集了一问题,从而就有必要作一个指向这些个别问题的导论。

    可以认为最简单和最可靠的方法是由现象学的概念获得具体的个别现象学问题。因为现象学本质上就是如此;因此它也就围绕一些如此的问题。但是,我们首先必须获得现象学的概念。这一路线与我们协调一致。但就具体问题的限制而言,我们根本无需一个清晰的和完全合法化的现象学的概念。实际上,我们却需要熟悉“现象学”这个名称在现今通行的理解。确实,在现象学的研究中,又有了关于它的本质和任务之间不同的限定。但是,即使这些有关现象学的本质的不同的限定能够达成一致,所获得的现象学的概念——一个普通的概念——是否能够指引我们选择具体问题,这一点仍是可疑的。因为我们必须事先明晰今天现象学研究已经抵达了哲学问题的中心,并且由它们的可能性彰显了其自身的特质。我们必须看到,这不是事实——它是如此之微的一个事实,本书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表明:从问题的基本倾向来理解,现象学考察能够描述很少,比更明确、更根本的对于合乎科学的哲学这一观念还要少;而古代至黑格尔的哲学们都致力于由合乎科学的哲学去认识时间且再一次无法恒定于其内部有条理的谋求。

    迄今,现象学甚至在它自身的原则下被这样理解,它是作为哲学的一个科学准备,为逻辑、伦理、美学和宗教哲学的正确哲学原则准备背景。但是在将现象学视为科学这一限定中,传统的哲学原则被无保留的接受了,而没有追问是否同样的传统在问题中不再需要和它是否被现象学自身正确削减。现象学自身不是包含了这些哲学原则让渡的倒转和在它的基本趋势下伟大哲学传统的新生和更新的正确性吗?我们必须指出的是,现象学不仅是淹没于其他之中的哲学的科学,也不是为其他的一个科学的预备;实际上,“现象学”这一表述是对于一般的合乎科学的哲学方法的一个命名。

    阐明现象学的观念与阐明合乎科学的哲学这一概念是同等重要的。要相信,现象学本身的内容远远没有告诉我们现象学的意义,甚至它仅告诉我们这一方法是如何被操作的。但是,它却告诉我们怎样和为什么须避免趋附于当代现象学的趋势。

    我们无须从一些独断给定的现象学的概念中追溯具体的现象学的问题;相反,我们必须允许自己通过对“一般的合乎科学的哲学”这一概念的更为普遍性和准备性的讨论,抵达具体问题。我们必须在古代到黑格尔的西方哲学的基本倾向中,讨论这一问题。

   在早期的古代思想中,一般的,哲学与科学的意旨是一样的。往后,个别的哲学,也即,个别的科学——医药,比如说,还有数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了。哲学这一称谓就指构成和包含其他所有特殊科学的科学。渐渐的,它把自己作为第一和最高的科学,或者就像在德国的理念主义时期被称作的——绝对科学(absolute science)。如果哲学是绝对科学,那么“合乎科学的哲学”这一表达就是一道冗笔。它就意味着合乎科学的绝对科学。它完全可以简单说成是“哲学”。这已经单纯而简单的包含了科学。为什么我们还要在“哲学”这个表述之前加上形容词“合乎科学的”呢?一门科学,不是指绝对科学,按其意思来说就是合乎科学的。我们说到“合乎科学的哲学”首先是不只因为哲学的概念不仅处于危机之中,进而会否认它作为科学的单纯和简单的特质。这些哲学的概念不仅是当代的,而且伴随着自从哲学被视为科学以来的合乎科学的哲学发展而发展了。由此,哲学作为理论的科学这一点,不仅不是且不被放在第一位,而是为我们提供关于事物及其内部联系的观点、对它们的态度,以及规范和指引我们对存在和它的意义的解释这些方面以实际性的指导。哲学是关于世界和生活的智慧,或者,用今天通用的表达来说,认为哲学提供了一种世界观(world-view)。进而,合乎科学的哲学又与作为世界观的哲学相抵触。

    我们必须试图更加严格地考查这一特征并且决定它是否正确或者它是否需要为其所采纳。这样,哲学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就会清楚了,使我们能够对在第一部分里我们所要处理的个别问题的选择作出评判。必须首先清楚,这些有关哲学这一概念的讨论仅是暂时的——不仅针对这一本书,也是在一般意义上暂时的,不是最终目的。因为哲学这一概念是哲学自身的最彻底和高级的结果。同样的,哲学是否有完全的可能或全无可能的问题也仅能由哲学自己来决定。

第二节、  哲学概念

哲学和世界观

    在讨论合乎科学的哲学和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之间的区别中,我们可以从后一种观点开始,从“世界观”(Weltanschauung),"世界观"(world-view)开始。这一表述并不是从希腊语或拉丁语而来的翻译。没有类似于kosmotheoria 那样的表述。“世界观” (Weltanschauung)是一个特殊的德语新创词;且是由哲学创造的。它首先以它本来的含义出现是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关于世界思考的感觉中的世界-印象,以康德的话来说,世界的感觉——作为众多感觉中对自然界的简单理解的一种世界印象。歌德和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随后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用这个词。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浪漫主义者主要是谢林赋予“世界观”这一表述以新的涵义,在此影响下原先的用法消失。在《自然哲学体系手稿导言》(1799)中,谢林说:“智力以两种相对方式起作用,要么是盲目和不自觉的,要么是自由和自觉的;它在世界观中不自觉地起作用或者是在观念世界的创造中自觉起作用。”1这里世界观不是直接指感觉-观察而是指向智力,即使是不自觉的智力。此外,创造要素,独立的印象形成过程,也被强调。这样,这个词就接近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意义,一种自我-认识,像理解和解释有关存在的宇宙自觉的方式一样的有用。谢林说的世界观的简图,各种不同可能的世界观的简图形式就出现并且成型。以这一方式理解关于世界的观点,没有必要从理论性概念和科学的意义中产生。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说到一种“道德的世界观”。

文章录入:light    责任编辑:light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 《哲学的锁钥》序

  • 什么是哲学的现代之用?

  • 话语实践——哲学研究的新领…

  • 话语实践——哲学研究的新领…

  • 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

  • 我 与 他 人

  • 公理世界观及其自我瓦解

  • 德塞都:将就着干

  • 一个人的海滩

  • 我所理解的「哲学」--从苏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