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动态 | 资料下载 | 建议留言 | 文化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中国 >> 文章中心 >> 文化前沿 >> 文化现象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文 明 与 冲 突          【字体:
文 明 与 冲 突
作者:庞 朴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19

 

      正当消闲性的报刊充斥书肆之秋,这几年,也崛起了近十种纯学术的严肃刊物。它们的酸甜苦辣,局外人无从得知;它们的存亡消长,却牵动着不少局外人的心。《原道》的出版,无疑在天平的一端又投进砝码一块。

 

      “原道”是个大题目,也是一个老话题。大文豪韩愈写过一篇名噪千古的《原道》,力拒释道二教,高扬孔孟仁义,建构起儒家道统,开启了宋学先声。后来章学诚也写过《原道》上中下,谓道见形于三人居室,大成于周公孔子,隐晦于贤智之伦者之纷纷有见;他所谓的道,其实也只是一种政教典章人伦日用之道;他要证明的,是那个社会的治统道宗。

 

      在他们之前,《淮南子》里早已有过一篇《原道》,而且是开宗名义第一篇,从宇宙本原一直谈到人之所以应待万方。从后来通行的修辞学来看,这样的“原道”应该叫做“道原”,像《文子》中的某一篇那样;因为这个“原”乃本源之原,与韩愈他们用作动词之推究、考察意义的“原”字不同。

 

      不管怎么说,“道”还是可以道的,也是应该道的,需要原的,也是值得原的。

 

      以当今世界而论,人类将会怎样生存下去,应该怎样生存下去 ,这个虽已陈腐但却迫切的问题,便因人们对道的不同理解,而有着不同答案。

 

      去年此日,美国教授享廷顿扬言,未来的世纪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主要是儒教和伊斯兰教的联盟)冲突的世纪。不料曲高和寡,驳议蜂起。享廷顿教授大惑不解,复为论日:If   Not CivilizationsWhat

 

      享廷顿教授立论的前提是(他大概以为那是不言自明的公理,所以不必说出),冲突是必然的应然的,所以他才会奇怪:如果不是文明,该是什么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冲突是享廷顿教授的道。

 

      如果我们说,文明既与野蛮对言,也就与冲突无缘;文明本身并不含有冲突,冲突本身正是不文明的表现;只有当着采用不文明的手段去强行推销某种文明时,才显出仿佛是文明在冲突;而不同文明之间的自然接触、影响、交流乃至融合,都会是文明的即非冲突性的。这也是一种道。

 

      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享廷顿教授谓西方文明的挑战之一来自儒教文化圈。冲突是另一回事,却提醒我们反躬自问:我们的文化认同究竟是什么呢?

 

      可见,我们应该原道,世界需要原道。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文章录入:古言月    责任编辑:古言月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