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动态 | 资料下载 | 建议留言 | 文化论坛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中国 >> 文章中心 >> 媒介研究 >> 电脑网络 >> 文章正文 | ![]() ![]() |
|
|||||
虚拟与现实的合理应用 | |||||
作者:20020130…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0 | |||||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VR是一 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 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 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VR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虚拟现实是借助于计算机生成逼真 的实体,“实体”是对于人的感觉(视、听、触、嗅)而言的;第二,用户可以通过人的自然 技能与这个环境交互,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动、手势等其他人体的动作;第三, 虚拟现实往往要借助于一些三维设备和传感设备来完成交互操作。近年来,VR已逐渐从实验 室的研究项目走向实际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沉浸性。虚拟现实技术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听觉的生理心理特点,由计算机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使用者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便可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使用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样。当使用者移动头部时,虚拟环境中的图像也实时地跟随变化,拿起物体可使物体随着手的移动而运动,而且还可以听到三维仿真声音。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交互性。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人机交互是一种近乎自然的交互,使用者不仅可以利用电脑键盘、鼠标进行交互,而且能够通过特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计算机能根据使用者的头、手、眼、语言及身体的运动,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及声音。使用者通过自身的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就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考察或操作。 多感知性。由于虚拟现实系统中装有视、听、触、动觉的传感及反应装置,因此,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可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知,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虚拟现实系统按其功能不同,可分成三种类型: 沉浸型虚拟现实系统。沉浸型虚拟系统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系统。使用者必须头戴头盔、手带数据手套等传感跟踪装置,才能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由于这种系统可以将使用者的视觉、听觉与外界隔离,因此,用户可排除外界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虚拟现实中去。这种系统的优点是用户可完全沉浸到虚拟世界中去,缺点是系统设备价格昂贵,难以普及推广。 简易型虚拟现实系统。简易型虚拟现实系统由一台普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使用者通过键盘、鼠标便可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例如苹果公司推出的快速虚拟系统(Quick Time VR),是采用360度全景拍摄来生成逼真的虚拟情景,用户在普通的电脑上,利用鼠标和键盘,就能真实地感受到所虚拟的情景。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普及推广,是一套经济实用的系统。 共享型虚拟现实系统。共享型虚拟现实系统是利用远程网络,将异地的不同用户联结起来,共享一个虚拟空间,多个用户通过网络对同一虚拟世界进行观察和操作,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例如,异地的医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虚拟手术室中的病人进行外科手术。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名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技能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知识学习。知识学习是指远教学生利用虚拟现实系统学习各种知识。它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再现实际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事物的变化过程,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感性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知识难点。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将学生带到北极去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向学生展示如原子核裂变、半导体导电机理等复杂的物理现象,供学生观察学习。虚拟现实在知识学习中的另一个应用是,使抽象的概念、理论直观化、形象化,方便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学习加速度概念时,通过虚拟演示,让学生观察当改变物体的重力大小及方向时,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探索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假设模型进行虚拟,通过虚拟系统便可直观地观察到这一假设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例如,在虚拟的化学系统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假设,将不同的分子组合在一起,电脑便虚拟出组合的物质来。通过这种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很有可能研究出新的物质。利用虚拟技术,学生还可以进行温室效应、电路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学习,从而研究出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规律,或设计出新的电路、新的建筑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探索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虚拟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建立各种虚拟实验室,如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做各种实验。在虚拟物理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做重力、惯性等实验。在虚拟的地理实验室里,可以做地震波传播、火山喷发等实验。在虚拟的生物实验里,可以做各种解剖实验。在虚拟的化学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和天平、砝码、温度计等工具,做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观察燃烧、爆炸等反应现象。 技能训练。虚拟现实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去,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技能训练。例如军事作战技能、外科手术技能、教学技能、体育技能、汽车驾驶技能、果树栽培技能、电器维修技能等各种职业技能的训练。由于这些虚拟的训练系统无任何危险,学生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操作技能为止。例如:在虚拟的飞机驾驶训练系统中,学员可以反复操作控制设备,学习在各种天气情况下驾驶飞机起飞、降落,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掌握驾驶技术的目的。 目前在军事、航天、建筑设计、旅游、医疗和文化娱乐及教育 方面得到不少应用。在国内,有关VR的项目已经列入计划,VR的研究和应用正在全面展开。
[1] |
|||||
文章录入:silentz 责任编辑:silentz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 |
粤ICP备05083455号 Copyright 2004-2005 CulChina.Net 主办:深圳大学文学院·传媒与文化研究中心 站长:孙海峰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