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动态 | 资料下载 | 建议留言 | 文化论坛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中国 >> 文章中心 >> 媒介研究 >> 电脑网络 >> 文章正文 | ![]() ![]() |
|
|||||
网络中的自我(期末论文) | |||||
作者:gig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23 | |||||
网络中的自我(期末论文) 网络中的自我是什么?网络中是否有自我?网络中的自我是真实的吗?而这几个问题中综合起来,组成了对网络自我认同的几个方面。
网络中的自我,首先,他一定是建立在一个“自然存在物”——即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个体的基础上的。不管网络中的自我的人格是否与现实生活中的格人一致,网络中的自我必须在现实中的自我的基础上进行角色的演变。在这个基础上,网络中的自我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一致;二,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前者是指个人在网络中拥有现实生活中一贯的人格、气质,是以真实的身份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而后者则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人格、气质,是以另一个人甚几个人的面貌出场的一个“演员”。当“演员”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他天生就具有性格的两面性(双重性格),在人前表现出其中一面,而在网络上就把他的另一面呈现出来。另一种情形是意图在虚拟的世界里满足尝试新角色的心理。于是男人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成为女人,老人在温暖蜾蠃世界里可以成为小孩等等。暂时的角色转换,可能会给某个特定的人群带来心理上的发泄和满足。于是总有特定的一批人群乐次不疲地以另一种身份出现在网络中。
不管你是以与现实生活一致的自我还是以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自我出现在网络中,都是自我的一个体现。所以,我认为网络中是有自我的。只不过,网络中的自我可能出现与现实生活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可能来自于想要改变、突破的欲望,是自我的另一面的表现。比如说,人在现实中会受到各种伦理、规章、人情的约束,言论的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网络空间自由度的宽广,就给这群人带来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把在现实中的全部不满宣泄出来。还有一种人,可能是曾经有过某些理想,但却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实现。这时,他只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实现愿望,或是在游戏的世界里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的需要以及精神生活层面的需要。
至于网络中的自我是否真实这一问题,我认为大多数情况下,网络中的自我是真实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不管他在从事什么样的活动,都带有其感情,都渗透着人的情感在里面。人在网络中也是一样的,他的思想、知识水平、价值观和人生观,无不影响着他的网络行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其真实的一面。只有少数那些“掩饰高手”才能控制自己原有的思想、价值观等,完全换成另一副面孔出现。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讲的真实,并非仅限于与现实生活保持一致的真实,也包括在现实生活中不想、不敢、不能表现的那一面,在网络世界中尽情表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表现的那一面。这不仅是真实的,而且是对显示生活中的那个自我的补充、完善。
我是属于喜欢以真实的一面出现在网络中的凡人一个。我将网络当成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充,我用我真实的人格与我的朋友进行交流,网络只是我们方便交流、联系的一种工具。我喜欢以真实的面貌出现,说真实的话,这与我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我坚持活得真实就活得精彩的原则——我就是网络中有真实自我的一个典型。那些以与现实自我完全不同(不属于以双重性格中的另一种性格出现的情况)的面貌出现在网络中的人,在我看来,是一种痛苦。因为没有自我,还有什么乐趣和意义呢?
最后一个问题“我是什么?”,我想那不是我所能回答的。我能回答的只有“我自己是什么”。而对于宏观概念的“我”,几千年、几百年来哲学家们的思考以及对他作出的种种回答,不是我所能颠覆的. |
|||||
文章录入:gigi 责任编辑:gigi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 |
粤ICP备05083455号 Copyright 2004-2005 CulChina.Net 主办:深圳大学文学院·传媒与文化研究中心 站长:孙海峰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