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用户推荐日志列表(所有类别)

1
yuehui submitted 2007-9-8 18:00:02
    自成一体的新华体诗   朱阅会   眼下诗坛“牛排”众多。几个诗人走到一起,搞一个团体合作,达成几点共识,提出几点主张,就形成写诗一派。或自封诗坛某一流派。听一朋友说,一日碰到一诗人求他发一篇新闻稿,在扯谈中,诗人得知朋友和我的关系不一般,玩的很近时,便在朋友的身边套我的近乎,说某某媒体的编辑部主任和他同是新乡土诗派的诗人。这话在朋友那里还挺管用的,那诗人写的稿件经我朋友几经润色,还给在他管的版面上发出来了,后来朋友告诉我听,我淡然一笑,也没给他
1
yuehui submitted 2007-9-8 17:59:57
    新华体诗创作宣言   朱阅会   让纸质媒体走开,还我网络传媒开始。因纸质媒体从成形到发行的成本太高,白白地浪费掉了现代化时代的资源。 让自由体诗走开,还我新华体诗开始。因自由体诗写来不是大白话就是梦人梦语般地晦涩,不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阅读习惯。 一种新的文体的出现和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发端,就像一对双双约好的挚友,牵手而来,将重新启开中华诗之国度的新大门,迎来新世纪的远大征程和辉煌。 新华体诗并不是我头脑发热一下子想出来的名称,而是我
1
寒鸦 submitted 2007-9-8 0:17:06
25日下午从家里回到学校,发觉自己也并不轻松,前两天都在写自己的四川实践的个人总结和人物印象,写完这两篇东西,就已经没有气力写第三篇一路走来的游记了,还有调研报告要忙。 26号下午小房子说要过校医院,顺便要请我吃饭,太客气了,我说等她找齐了四川二队的所有人之后再说吃饭的事情,她竟然也耍起了专制,小房子,也要清楚的知道,这里是深圳,不是少数民族地带了,醒醒吧!竟然不管我就下线了,正当的理由还没有说给她听呢!只好发个短信告诉她实情,我今天下午要到超市买点东西,吃饭的事情就放一放吧。 超市,买了自己的日常用
1
寒鸦 submitted 2007-8-28 3:28:29
       精武门—— 可还记得这么一个片子?
1
寒鸦 submitted 2007-8-22 15:36:54
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很好玩的代码!!娱乐下!!可惜代码不让显示发在正文里!只能放在一个TXT文件里,自己对号入座。   只要你在IE浏览器任意打开一个网站,然后在浏览器上输入如下代码(称为代码一)通过这段代码你可以对一些禁止复制内容的网页进行复制了 另外再提供一个解除网页锁定的小工具(称为代码二)还有一段有意思的代码,也是打开任意网页后在地址栏中输入一下代码,你看到了什么?(称为代码三)        有趣代码点击下载  
1
阮炜 submitted 2007-5-25 0:23:38
文明包容性的比较:中国、伊斯兰、西方 对于外来民族,中国文明表现出了很强的包容力。这些外来民族可能信奉某种“高级宗教”,甚至是世界性宗教。网上有同学提到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例子,就是犹太人到中国来,最后被中国文明同化这一事实。犹太人在北宋时期来到中国开封一带(喜欢迁徙的民族都喜欢到大城市;开封当时是中国首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当于现在的纽约、上海、伦敦;现在华人往外走,也不轻易去偏僻的地方居住),后来经过几代人时间,他们接受了中国文明。他们的接受程度可以说是全盘汉化。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没有留下犹太
1
阮炜 submitted 2007-5-25 0:23:36
古希腊中庸政治的魅力 | 消息来源:思想评论 | 八阕编辑:2006-08-06 |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    | 抄送朋友 | 打印保留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古希腊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梭伦是中庸政治思想的最早提出者,他对富人说:“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
1
阮炜 submitted 2007-5-25 0:23:33
中国文明对佛教的吸纳     中国文明包容性的一个最突出的例子,是它对佛教的吸纳。大家平时单纯地认为佛教就是一种宗教。这样的认识有局限性。它不只是一种宗教,佛教的背后是一个文明,是整个印度文明。佛教传入的不光是教义、寺庙组织,还传入了一整套印度价值观,甚至还有很多印度习俗和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流传的很多故事,包括西游记在内,都有印度渊源。所以引入佛教不仅引入了一个宗教,也引入了印度文明。今天讲的是中国宗教和文明对其他宗教和文明、文化的包容性。从佛教的传入和完全融入中国文明,我
1
寒鸦 submitted 2007-5-25 0:22:17
附注:很久以前就一直很想写一篇“悬空的人”,可是放着都没有写,最近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荒唐人的梦》的视频,想起了这回事。写成了“在楼顶的人”,本来还想把题目改成“在楼顶做梦的人”,可是想想太复杂了。   一 在我的左耳旁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如果你在落地之前醒过来,你就会进神圣的天堂!”在我的右耳旁有另一个声音对我说:“如果你在落地前一直没法醒来,你就……” 这两个声音令人讨厌的非常聒噪,在耳边嗡嗡的令人心烦,他们令我没有选择,他们堵死了我任何的出路,他们无非是想让我从这大楼顶上跳下去。你
1
寒鸦 submitted 2007-5-25 0:22:13
自己看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修订版)(初始的版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论》)时做的一个提纲式的笔记,只是列了列表,零散的那些论述在笔记上也没有系统,因此没有敲打进来!     巴赫金文化诗学 一、共时性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特点 I. 以往陀氏研究存在的两大问题 1. 只专注于陀氏小说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其艺术形式上的创新性; 2. 用欧洲已经定型的独白小说框架去套陀氏的小说。   II. 复调小说区别于独白小说的三个特征 1. 小说人物主体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5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粤ICP备05083455号
主办: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研究中心·文学院
文化中国·学人博客 © Copyright 2005-2006. All rights reserved.